城镇化“下半场”路向何方?业界:建议形成城市品牌合力
- 2019-12-04 08:42:00
- 1384
光明网记者 姚坤森
近日,2019中国城市大会暨中国城市品牌评价发布(地级市)大会在京召开。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转变,城镇化发展水平也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,依托产业结构升级,进入“下半场”的中国城镇化正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。
大会由人民日报社、国家城市品牌评价项目领导小组指导,中国城市报社和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。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表示,城市建设理念是灵魂、是关键,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,是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根本之策。
“‘城市病’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遭受和面临的问题。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赵艾认为,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着人口膨胀、交通拥挤、住房困难、环境恶化、资源紧张、物价过高等现状,造成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和身心健康受损。而这种不均衡和无序发展,不仅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,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。
他表示,今后城市发展需要抓住守正与革新两个“牛鼻子”,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,实现规划、建设、运行、管理一体化的全流程治理,打造效率、协调、有序、集约城市;同时,从内到外,全方面扩大开放,让各项开放举措产生联动效应,向更大规模、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发展,形成包容、国际、人文和畅通的城市格局。
当前,我国固体废弃物产量大,处置成本高。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均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,末端治理将承担越来越高额的垃圾处理费用。”原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、中华环保联合副主席杨朝飞说,
杨朝飞认为,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组成。相比较末端治理,源头治理成本更低、代价小,今后还需要从源头加强治理,同时注重机制建设,通过好的机制发挥标本兼治的作用。
他还建议,今后,可以通过建立押金制机制,促进塑料瓶、农药瓶的源头消减;建立社会参与机制,推动餐厨垃圾的源头消减;建立废旧汽车和电子电器废弃物的专项基金,加强废旧汽车和电子电器废弃物的源头消减;建立矿山固废必须回填地下采空区的制度,大幅度减少地面废矿渣,减轻矿业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。
“城市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,城市品牌引领着品牌经济的发展。”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、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主席、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认为,当前20%的知名品牌拥有80%的市场份额,全球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。城市品牌,是一个城市生态形象、文化形象、经济形象、政府形象的客观展示,既是城市对外宣传推介的重要名片,也是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和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。
刘平均提到,打造旅游品牌也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核心之一,今后可以参考世界旅游组织的评价指标,借鉴城市区域品牌评价的做法,制定中小城市旅游品牌评价标准,逐步开展评价发布工作。
[ 责编:李政葳 ]
来源:光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