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11”功劳占比几成?统计局回应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何重回8%
- 2019-12-16 00:42:00
- 3620
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
11月份CPI同比上涨4.5%折射哪些消费新变化?工业生产增速加快,下阶段能否企稳回升?在12月16日国新办举行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,11月份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,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推动高质量发展,做好稳就业、稳金融、稳外贸、稳外资、稳投资、稳预期工作。
国新办举行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(图片来源于国新网)
●工业增幅上升,新兴产业发展持续加快。11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2%,增速比上月加快1.5个百分点。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中,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2.6%和10.8%。
●服务业稳中有升,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。11月份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.8%。1-11月份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.9%。其中,邮政业、住宿业、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8.0%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。
●市场销售增速加快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占比继续提高。11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4亿元,同比增长8.0%。1-11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872亿元,同比增长8.0%;1-11月份,全国网上零售额94958亿元,同比增长16.6%,增速比1-10月份提高0.2个百分点。
●投资增长平稳,短板领域投资增长较快。1-11月份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533718亿元,同比增长5.2%。其中,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.0%,制造业投资增长2.5%,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.2%;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9006亿元,增长7.3%;民间投资303786亿元,增长4.5%;1-11月份,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.1%。
●就业形势总体稳定,调查失业率持平。1-11月份,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79万人,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6.3%。11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.1%,与上月持平。
●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扩大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收窄。11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.5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7个百分点;环比上涨0.4%。11月份,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.4%,环比下降0.1%;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.2%,环比下降0.1%。
●进出口由降转升,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。11月份,货物进出口总额28614亿元,同比增长1.8%,上月为下降0.4%。1-11月份,货物进出口总额285048亿元,增长2.4%。贸易结构继续优化。
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(图片来源于国新网)
焦点一:11月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
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,11月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,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的态势进一步显现。付凌晖认为,从主要指标看,可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:“两加快”“两稳定”“两改善”。
“两加快”:工业和服务业增长加快、市场销售加快;“两稳定”:就业形势保持稳定、外贸外资增长保持稳定;“两改善”:经济结构在继续改善、市场预期在改善。
“这充分体现出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条件下,中国经济确实有强大的韧性、潜力和回旋的空间;也说明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、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。”付凌晖说。
焦点二:工业仍是支撑经济增长重要动力
11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,下阶段能否企稳回升?付凌晖介绍,今年以来,工业增长保持总体平稳态势,特别是工业生产的结构优化趋势在显现,一些新的增长动能在积聚。“从行业来看,八成行业和六成左右产品都在加快;结构优化在持续,工业发展由过去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,高技术行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,11月份分别增长了8.9%和8.5%,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”。
付凌晖还提到,随着居民消费升级,一些新产品增长势头强劲。比如,11月份的智能手表、3D打印设备产量的增长都在1倍以上,充电桩当月产量增长在40%以上。
付凌晖指出,从未来看,工业生产有非常好的基础,主要表现在:第一,我国行业门类拥有联合国行业门类当中所有的大类行业,大概有两百多种产品产量是世界第一,企业产业配套能力非常强;第二,中国有超大的市场规模;第三,创新驱动对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,工业增长仍然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。
焦点三: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趋势明显
从整体数据来看,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加快0.8个百分点,这也是经过4个月调整之后再回到8%。付凌晖表示,11月份市场销售明显加快,“双十一”购物节对网上零售的拉动作用明显,当月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长明显加快,对拉动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用较大。
但在这个过程中,还要看到其他特点。比如,消费升级的态势在持续,化妆品类商品和体育娱乐用品商品分别增长了16.8%和20.1%;当前消费从过去以实物消费为主向更多的服务消费方向转变,不仅对传统商品的质量要求在提高,还对服务消费需求逐步扩张。
付凌晖介绍,从未来发展看,中国消费前景是非常广阔。第一,我国有4亿左右的中等收入群体,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,市场规模巨大;第二,中国居民收入在逐步增长,目前按照世界银行标准,居于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;第三,就业形势比较稳定,社会保障覆盖面在扩大。
[ 责编:李方舟 ]
来源:光明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