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流调专业队首次出征9000米高空凝聚起“陕西力量”
- 2020-02-20 08:20:55
- 2563
对几乎每一个驰援武汉的人来说,出征号令都来得非常紧急。
2月19日凌晨,32岁的唐雨佳接到长安航空公司的电话,“公司包专机,护送陕西第四批医疗队和2吨物资,今日赴武汉,由你担任乘务长。”
接到命令,她连夜着手制定客舱乘务预案,“从上百份请战书中,优中选优,骨干中选骨干,”她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,除乘务长之外,此次航班同时配备了见习乘务长、见习乘务员,“属于最顶级配制。”
最顶级配制 双机长护航
被称为“最顶级配制”的,还有机务人员。考虑到任务特殊,57岁的长安航空飞行部党总支书记杨从建,决定挂帅出征,担任机长。
杨从建拥有C类教员资质,这是机长当中的最高技术等级。与他搭班的责任机长,是另一位拥有同样资质的马云鹏,此外,还特别配备了一名副驾驶。“双机长护航,通力配合、高效协作,保证飞机快速起飞,稳稳落地。”杨从建曾是一名海军航空兵,1994年进入民航系统,拥有36年党龄,获得过“飞行安全金质奖章”。
26岁的乘务员魏伊萌是武汉人,父母和弟弟一直住在武汉。入职三年半,她从没飞过西安至武汉的航线。春节前,魏伊萌得知了家乡的疫情,原计划回家过年的她,取消了行程,留在西安值班。
在公司会议室,她在航前准备会的间隙,给父亲打电话,告知了行程,“回不了家,连飞机都下不了,只能在武汉机场待半小时。”没说几句,她的话语有些哽咽,“你们都是我最牵挂的人,一定要好好的。”
145名医护中坚力量
从西安飞武汉,全程约1小时15分钟,最高飞行高度9000多米。下午2点,乘务人员前往停机坪。此时,来自我省的145名医护人员已经准备就绪,他们都是来自呼吸内科、重症医学科、麻醉科的中坚力量,到武汉后将接管重症ICU病区。
停机坪上,围满了送行的人群。西安市第四医院护理部主任唐乐和护士长宋媛媛,背起迷彩背包,全副武装地站在飞机前合影留念,彼此加油鼓劲。
“目前,新增病例数量、重症率等都呈下降态势,”医疗队领队、西安高新医院院长马庆久说,“当前,正是决战的关键时刻,陕西医护人员一定会精益求精,用高质量的医疗水平圆满完成任务。”
陕西流调专业队首次出征
与此次航班一起出征的,还有来自咸阳市、商洛市、渭南市疾控系统的5名流行病学调查人员,这也是我省首次选派流调队伍,支援湖北省。
流行病学调查人员,被称为切断传染病传播的“特种部队”。“医护人员的工作是控增量,流调队的职责是减存量,”39岁的领队白晶来自商洛市疾控中心,他告诉记者,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,找到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,溯源病毒传播的途径,给出有效隔离管理的方案。
下午4点,开始登机了。担任现场总指挥的长安航空副总经理张德祥,通过对讲机,向乘务、机务、安保、飞行控制、机务保障、签派等不同系统的工作人员,再一次核实了航班航线信息。
“陕西航空企业护送陕西医疗队,凝聚起抗击疫情的陕西力量。”长安航空相关负责人向航班挥手送行。
下午5点25分,飞机准备起飞。唐雨佳拉响客舱广播,送上对医护人员的祝福,“陕西历来是英雄辈出之地,长安航空是陕西唯一的本土航空企业,我们向最美逆行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问候,陪各位一起飞武汉,是我们的光荣使命。”
文/记者 宋雨 图/记者 韩博磊